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健康养生 > 健康资讯 > 正文
要闻:从无痛到安宁,需要更多爱的处方——记2022“安宁+镇痛”主题日活动
2022-10-31 15:56:21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河南热线


(资料图片)

  在今年10月份的世界镇痛日、中国镇痛周期间,由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主办,全国10省市的医院和机构同频联办了2022“镇痛+安宁”主题日活动,共同推广无痛安宁健康理念。

  开幕式上,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二级巡视员徐长顺做了“用爱开出镇痛处方”人文号召,强调了医疗科技、医学人文、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处长丁卫华结合实际分析了人口老龄化情况,表示维护全生命周期大健康理念安宁疗护是不可或缺一环,宣导了北京安宁事业发展的前景。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驻会常务副理事长张鹊强调学会了疼痛症状管理和安宁疗护专业重要性,并就如何发挥学会力量做了整合分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克霞结合本院疼痛学科建设、安宁疗护运营现状,表示“医院作为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使命和责任,医院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需要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使命和责任”。

  活动的学术主题部分以“镇痛、安宁”两部分展开。在镇痛部分,首先由国内知名疼痛诊疗专家樊碧发教授,人民大学医学人类学教授刘谦分别就《中国疼痛战略》和《疼痛文化理解》做了精彩阐述;安宁疗护部分以临终关怀事业为主题,结合工作实践从安宁疗护之情理、法理和伦理有序展开。在“情理”方面,一位患者家属根据自身经历,声情并茂地分享了其母亲离世前后医疗、生活、情感、离别等复杂情感,深层揭示了生命尽头患者、家庭、社会不同层面的纠结和冲突,深层揭示了安宁疗护是社会之需;在“法理”环节,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北京大学卫生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孙东东教授结合医疗实际、围临终期“被监护人权益”引经据典从《民法典》、《医师法》上游法规阐明了如何依法保障患者权益彰显医学的温度;在“伦理”环节,首都医科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李义庭教授结合东西方文化深入浅出分析了生命伦理的重要性,基于安宁疗护学科发展伦理困境给予了方向性引导。

  在辽宁、河北、河南、深圳、天津、福建、北京、江苏、山东、安徽10个省市,围绕“镇痛+安宁”,同步举行了不同主题的学术活动。

  

  事实上,对疼痛和痛苦的积极关注便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和幸福需求的积极回应。无痛与安宁这个主题事关民众健康、事关生命的质量。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患者需要一个无痛的旅程,而如何帮助他们走完生命最后的时光,无痛地走到生命的终点,这是医者职责所系。无痛是前提,安宁是目的。无痛,强调更多的是生理的,需要我们医务者工作综合运行各类救治手段和药物;安宁强调的更多是心理的,需要我们与患者一起,引导他们和亲属如何正确面对死亡,如何以一颗平和的心迎接死亡,接纳亲人的离去。安宁一定要无痛的,但无痛不一定是安宁的。从无痛到安宁,需要我们医务工作者开出更多爱的处方。疼痛诊疗、安宁疗护关乎患者生命质量,关乎医学价值取向,关乎社会文明进步。

  作者:路桂军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

  

  

责任编辑:hN_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