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走亲访友、同学聚会……少不了各种大鱼大肉的饭局,而多荤少素的饮食令不少人的肠子已“不堪重负”。这时,不少人便想着吃几根香蕉来润肠通便。然而,有人一口气连吃好几根香蕉却便秘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香蕉越生越影响消化
其实,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吃的是生香蕉。皮青青的,或者是皮黄了但捏起来硬硬的、吃起来果肉有涩味的,都是未完全成熟的香蕉。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潘丹峰主任介绍,未成熟的香蕉里含有鞣酸,吃了可能会加重便秘,“因为过多的鞣酸会跟胃里的食物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吸收的鞣酸蛋白,加重便秘。”
她提醒,香蕉越生,含有的鞣酸就越多,越容易影响消化。如果买回家的香蕉还比较生,最好放几天,等到熟了再吃,否则不仅可能会让人越吃越便秘,还会影响铁、钙、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香蕉膳食纤维不算“优秀”
实际上,即使是熟透的香蕉,也并非润肠通便的首选水果。
潘丹峰介绍,饮食中膳食纤维不足、喝水太少、肠道动力较差都是导致肠子里的大便难以排出的可能原因。如果是因为吃太多肉类、煎炸食物等导致的便秘,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以改善。
“单从膳食纤维来说,香蕉改善便秘的作用确实不明显。”潘丹峰说,每100克蕉类的膳食纤维含量大约为1.2~3克,在水果中还算比较高,但与成人每天25~30克的推荐摄入量相比是远远不足的。
而在膳食纤维的质量上,香蕉主要含可溶性膳食纤维,通便效果不如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而后者在蔬菜、豆类、粗粮中含量较多。所以,吃香蕉治便秘效果有限。
建议全面调整膳食结构
想要解决便秘问题,建议全面调整膳食结构。潘丹峰介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宜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相当于每天吃约300克粮食、300~400克蔬菜、100~200克水果才能达到。
各类食物中,粗粮、部分薯类、豆类、坚果、蔬菜及水果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建议可以适当多吃。例如,早餐可以煮番薯燕麦粥、杂粮粥。正餐的主食注意粗细搭配,可以搭些粗粮、玉米、番薯之类的,副食则要荤素搭配,除了肉类,多搭配些菌藻类食物,多吃深色蔬菜。水果则可以选择火龙果、奇异果、橙子等膳食含量高的水果。
另外,她也特别提醒,最好不要通过喝水果汁来补充膳食纤维,因为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果肉中,榨成汁后膳食纤维的含量会减少。一个完整柑橘榨成橘汁后,膳食纤维量只约等于原来的1/6。
当然,想要解决便秘问题,日常生活中除了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以及杂粮等食物,还应该适当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肠道的血液循环,还能够促进消化以及肠胃蠕动,对排便有很好的作用。潘丹峰最后提醒,若饮食调整后仍无法缓解便秘或排便习惯发生改变要及时就医,注意排除器质性疾病;合并有消化道疾病者或老人、小孩的饮食调整最好征求医生的建议。(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袁友芬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潘丹峰主任)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为预防和减少可避免性视力障碍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实际行动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携手爱心...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图片来自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官网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飞播造林40周年。记者从河南省林业部门获...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张晟远同学所写的作文。优美的下课铃声响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样,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了。可是老师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县,锡纳朋火山喷出大量火山灰。锡纳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卡罗县,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6月10日无人机拍摄)。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亮相江苏省南...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
2019-06-11 10:23:34
-
“管家式服务”成廊坊临空经济区金字招牌 率先打造国际航空商贸物流港
2022-07-01 10:13:05
-
福州启动“好年华,聚福州”引才活动 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
2022-07-01 10:11:27
-
环球速看:一线教师说|我所亲历的国际中文教学之路
2022-07-01 09:50:52
-
看热讯: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我的第二故乡厦门
2022-07-01 09:41:26
-
视点!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支持民企债券融资 专家预计全年民企信用债发行或超6000亿元
2022-07-01 09:41:12
-
天天视讯!海外学子说|在捷克留学是什么体验
2022-07-01 09:44:48
-
马尾画好宜居宜业“工笔画” 在完善大交通网体系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2022-07-01 10:09:40
-
世界微动态丨中外研究团队首次精确揭示北京雨燕迁徙规律
2022-07-01 09:57:38
-
世界微动态丨安全教育到身边平安快乐迎暑假
2022-07-01 09:56:08
-
天天资讯:王天定:难忘人生这一站
2022-07-01 09:52:14
-
环球热讯:党群齐上阵 山村处处新
2022-07-01 09:40:29
-
每日消息!雨水箅子缺失 市民担心有安全隐患
2022-07-01 09:53:30
-
环球即时看!“肖本琴”寻亲——一张地市报掀起的新闻大浪潮
2022-07-01 09:39:45
-
环球关注: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政府债务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会召开
2022-07-01 09:47:26
-
环球关注:洛阳市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2022-07-01 09:51:44
-
今日快讯:盯数据 盯执法 盯问题
2022-07-01 09:56:43
-
天天快消息!洛轴生产基地落户宜阳
2022-07-01 09:46:33
-
环球简讯:洛阳“市树”拟确定为国槐和法桐
2022-07-01 10:03:10
-
环球微动态丨烈日下奔波的“赶路人”
2022-07-01 10:02:45
-
即时焦点:市领导到山阳区调研工作
2022-07-01 09:40:53
-
当前速递!我市印发《关于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意见》
2022-07-01 09:47:13
-
环球快讯:三门峡日报小记者新闻采访课开讲
2022-07-01 09:55:16
-
速递!7月登场了 雨水来报到
2022-07-01 09:47:28
-
全球观察:我市举行“五星”支部创建村社干部大比武总决赛
2022-07-01 09:51:53
-
环球讯息:建设企业服务基地 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2-07-01 09:54:59
-
全球热推荐:濮阳市首批三十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集中投入使用
2022-07-01 09:47:16
-
【世界时快讯】研究表明“气味相投”更易成为朋友
2022-07-01 09:44:51
-
热消息:房地产“松绑”下的强二线城市:多位中介称客流明显回暖
2022-07-01 10:01:14
-
观天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今起正式施行 有效督促网络平台知识产权协同监管
2022-07-01 09:52:06
-
全球时讯:300余套房烂尾近30年,深圳这个讼争不断的“问题楼盘”为何难以盘活?
2022-07-01 09: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