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生活当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各种琐碎小难题。掌握一些健康生活的小窍门,也许就可以让生活难题迎刃而解了。来看小编的整理吧!
冬天泡脚 没你想得这么简单
冬天,很多人都有泡脚的习惯,睡前泡个脚全身都暖和,特别对手脚冰凉的女人更能入睡。广州市中医院杂病科主治医师高三德提醒,冬天泡脚有讲究,不能乱泡。
饥饿饭饱不泡脚。高三德说,泡脚和洗澡一样的道理,在吃饱喝足后泡脚并不是放松,而是对身体的残害。由于食物的消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如果用高温热水泡脚则会影响消化,那么饭前泡脚总不会影响消化?饭前泡脚其实也不可取,容易导致低血糖。所以要泡脚的话,时间最好选在饭后一个小时,而且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为宜,此时才能起到血液循环,缓解压力的作用。[全文]
泡脚最佳时长和最佳水温
民间有个说法:热水泡脚,赛吃人参,富人吃补药,穷人就泡脚。这话是有科学道理的,现代科研已经证明: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泡脚时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不管穷人富人,泡脚都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方法。但是泡脚有益健康的前提是正确地泡,包括水温、时长等都有其最佳程度。
有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热水,持续泡很长时间,这其实是错误的做法。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对于老年人,泡脚时间要再短一些,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如果有条件,可以先将脚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但是,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由于皮肤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温度过高的水很容易导致烫伤。[全文]
冬季流感高发 专家建议普通感冒先不要吃消炎药
冬季是感冒、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如何有效进行疾病预防?有关专家建议,保持房间里空气流通,饮食中注意营养均衡,多饮白开水。普通感冒先不要吃消炎药,只有细菌引起的发热才需要吃消炎药,必要时可做血常规判定。
青海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赵华介绍,近期之所以感冒病多发,主要是因为冬季温度较低、气候干燥,很容易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记者走访发现,今年冬季流感比往年持续时间长,感染的患者也较多。多数都患有病毒性感冒,伴随着咳嗽、头痛、发热、咽痛和浑身酸疼等症状。[全文]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易发 疾控专家推荐五大预防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副处长李中杰介绍百姓应该从以下五点做好预防措施。
第一,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重要保证。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
第二,勤洗手可以减少通过接触病原感染的风险。勤洗手对于流感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习惯,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之后,在就餐前或者接触污染的环境之后,要注意多洗手,彻底洗手。
第三,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和良好的通风状态也非常重要,注意打扫居室、开窗通风。
第四,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应尽量减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以减少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如像家庭成员需要照顾患者应尽量佩戴口罩。
第五,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在咳嗽、打喷嚏时注意要用纸巾、毛巾捂住口鼻,咳嗽或者打喷嚏之后要及时洗手,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睛、鼻子、口腔等部位。[全文]
牛黄解毒片不能乱吃
牛黄解毒片是很多人常用的去火药,一旦出现便秘、口腔溃疡、牙龈肿痛、脸上起痘等自觉上火症状,就要用牛黄解毒片“清火”。牛黄解毒片虽然属于处方药,但管理并不十分严格,滥用情况时有发生。其实,解毒片也“有毒”,不能随便乱吃。
由于个人体质不同,即便是常规剂量服用牛黄解毒片,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或伴有发热、局部皮肤水肿、肝功能异常等情况。对于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病史的患者以及敏感体质者,服用牛黄解毒片后更易发生不良反应。此外,有些患者为了解决便秘问题而长期服用此药,或者为了尽快起效而擅自加大剂量服用,这些未经医嘱而随意服用的情况都有可能导致砷中毒。[全文]
冬季在空调房宜多喝绿茶
冬天干燥,加上室内暖气开放,加重体内水分的大量丢失,令肌肤感觉干燥不适,有些人小腿还会出现脱皮现象。那么,如何补充皮肤水分?擦润肤露、多喝水有用吗?
“许多白领女士常在办公室喝咖啡、红茶,而咖啡、红茶都有利尿、排水肿作用,置身于干燥的空调房或暖气房内,咖啡、红茶一定不要多喝,每天一杯就足够。”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小莎认为,在暖气房或空调房内更适合饮用绿茶,多喝、常喝温水或薄荷、苦茶、菊花、金银花等花草茶,加入洋甘菊、玫瑰花、蜂蜜的花草茶,能从内润泽肌肤并促进气血循环,从内调节身体水平衡,使皮肤保持水润。
李小莎表示,在空调房要注意,每天各个时段都要有水分补充,保持均衡的饮水量,大概半小时喝半杯水的频率比较合适,长时间干渴、一下子灌下大量水都不利于肌肤补水。[全文]
相关阅读:
早晨起床“悠着点” 不宜做这4件事
4个常见的小动作里暗藏养生大学问
洗碗、叠衣服、拖地 这些家务活有助延年益寿
天天走路,走对了吗?几种情况下的走路技巧
散装坚果、肉馅 去超市少买这六样食品
加湿器使用不当有危险 3种植物适合放卧室
科学晨练把握六重点 办公间隙的健身小招
熬夜伤身怎么办? 做这些事挽救一点损害
几点睡最合适?午睡25分钟可给身体“充电”
每天走够8800步住院少 晚练到底伤不伤阳气
17个“健康习惯”应该抛弃 最健康的一天是什么样
上厕所玩手机?可能让你从头伤到脚
喝茶能否清肠排毒? 微波炉泡茶可能最健康
一次性纸杯别装热水 "每天必饮8杯水"不科学
你需要晒多久太阳?研究帮你确定最佳时长
入睡难成为流行病 数绵羊能快点入睡吗?
含氟牙膏不会致癌 遮阳伞并不防晒
家中真的"螨虫成灾"? 微波炉6大常见误区
碗泡着不洗细菌疯长 生活中的天然止痒方
家中多盆植物少买药 四个清洁失误易致病
妙招:韭菜的保鲜方法 怎样切洋葱不流泪
家里四个地方放地垫 洗完的餐具别擦干
家务活永远做不完?送您一套"家务活规律指南"
专家教您怎么挑牙刷 厨余垃圾当天扔
梳子4年换一把 锅碗瓢盆竖着放
挤牙膏前别蘸水 洗洁精能不用就不用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为预防和减少可避免性视力障碍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实际行动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携手爱心...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图片来自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官网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飞播造林40周年。记者从河南省林业部门获...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张晟远同学所写的作文。优美的下课铃声响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样,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了。可是老师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县,锡纳朋火山喷出大量火山灰。锡纳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卡罗县,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6月10日无人机拍摄)。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亮相江苏省南...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
2019-06-11 10:23:34
-
“管家式服务”成廊坊临空经济区金字招牌 率先打造国际航空商贸物流港
2022-07-01 10:13:05
-
福州启动“好年华,聚福州”引才活动 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
2022-07-01 10:11:27
-
环球速看:一线教师说|我所亲历的国际中文教学之路
2022-07-01 09:50:52
-
看热讯: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我的第二故乡厦门
2022-07-01 09:41:26
-
视点!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支持民企债券融资 专家预计全年民企信用债发行或超6000亿元
2022-07-01 09:41:12
-
天天视讯!海外学子说|在捷克留学是什么体验
2022-07-01 09:44:48
-
马尾画好宜居宜业“工笔画” 在完善大交通网体系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2022-07-01 10:09:40
-
世界微动态丨中外研究团队首次精确揭示北京雨燕迁徙规律
2022-07-01 09:57:38
-
世界微动态丨安全教育到身边平安快乐迎暑假
2022-07-01 09:56:08
-
天天资讯:王天定:难忘人生这一站
2022-07-01 09:52:14
-
环球热讯:党群齐上阵 山村处处新
2022-07-01 09:40:29
-
每日消息!雨水箅子缺失 市民担心有安全隐患
2022-07-01 09:53:30
-
环球即时看!“肖本琴”寻亲——一张地市报掀起的新闻大浪潮
2022-07-01 09:39:45
-
环球关注: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政府债务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会召开
2022-07-01 09:47:26
-
环球关注:洛阳市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2022-07-01 09:51:44
-
今日快讯:盯数据 盯执法 盯问题
2022-07-01 09:56:43
-
天天快消息!洛轴生产基地落户宜阳
2022-07-01 09:46:33
-
环球简讯:洛阳“市树”拟确定为国槐和法桐
2022-07-01 10:03:10
-
环球微动态丨烈日下奔波的“赶路人”
2022-07-01 10:02:45
-
即时焦点:市领导到山阳区调研工作
2022-07-01 09:40:53
-
当前速递!我市印发《关于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意见》
2022-07-01 09:47:13
-
环球快讯:三门峡日报小记者新闻采访课开讲
2022-07-01 09:55:16
-
速递!7月登场了 雨水来报到
2022-07-01 09:47:28
-
全球观察:我市举行“五星”支部创建村社干部大比武总决赛
2022-07-01 09:51:53
-
环球讯息:建设企业服务基地 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2-07-01 09:54:59
-
全球热推荐:濮阳市首批三十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集中投入使用
2022-07-01 09:47:16
-
【世界时快讯】研究表明“气味相投”更易成为朋友
2022-07-01 09:44:51
-
热消息:房地产“松绑”下的强二线城市:多位中介称客流明显回暖
2022-07-01 10:01:14
-
观天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今起正式施行 有效督促网络平台知识产权协同监管
2022-07-01 09:52:06
-
全球时讯:300余套房烂尾近30年,深圳这个讼争不断的“问题楼盘”为何难以盘活?
2022-07-01 09: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