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利教授团队成果速递|近视防控从娃娃抓起,远视储备再填新证据
2022-04-29 18:35:57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河南热线

“安阳儿童眼病研究”是王宁利教授团队开展的我国第一个基于自然人群的儿童近视队列,此队列自2011年起对近3000名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每年的、持续6年随访,获得了儿童眼部发育参数、近视患病情况、动态发病率等数据。2017年,“安阳儿童眼病研究”完成了连续六年的随访,发现了远视储备与近视发生率的关系,在相关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汇报,并提出近视防控要从娃娃抓起,远视储备是重要监测指标。

近日,王宁利教授团队在《中华眼科杂志》连续发表两篇论文“小学生远视储备与近视眼发病率关系的队列研究:安阳儿童眼病研究”和“中国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参考区间及相关遗传因素专家共识(2022年)”,明确了小学生远视储备越高与近视眼累积发病率低的因果关系,形成了中国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参考区间及相关遗传因素专家共识,并对于通过监测儿童远视储备进而指导近视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自然人群队列,明确远视储备与近视发病率的关系

基于“安阳儿童眼病研究”对近3000名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每年随访、持续6年,筛选出基线未患近视的2628名小学一年级学生,研究发现:不同远视储备下的近视眼累积发病率不同,即小学一年级远视储备分别为>+2.00 D、>+1.50 D<且≤+2.00 D、>+1.00 D<且≤+1.50 D、>+0.50 D<且≤+1.00 D、>0.00 D<且≤+0.50 D、>-0.50 D<且≤0.00 D的学生,5年后近视眼累积发病率分别为和4.6%、26.3%、52.3%、78.6%、92.6%和94.3%(图1)。可以看出,小学一年级远视储备小于50度时,五年后近视累积发病率达90%以上。

图1 不同远视储备范围的小学一年级学生随访1~5年的近视眼累积发病率

通过自然人群队列中不近视儿童的眼部发育参数,建立远视储备参考区间

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由小向大增长,眼轴随之变长,眼屈光度数逐渐趋向于正视。在眼球发育过程中,远视储备应该在正常的范围,远视储备超过相应年龄的上限,则应注意儿童是否患有远视眼及远视性弱视;远视储备低于相应年龄的下限,即远视储备不足,则可能导致近视。因此,需要明确中国学龄儿童远视储备的参考区间。

王宁利团队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会对“安阳儿童眼病研究”和近年我国不同地区按照国际流行病学标准进行调查获取的儿童眼部数据进行整合,筛选出始终不近视的儿童青少年,明确了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和眼轴长度各年龄段的参考范围,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控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表1. 6~15岁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的参考区间(D)图片

远视储备的参考区间:基于始终不近视的正视眼儿童,6岁学龄儿童的远视储备平均为+1.38 D,随后远视储备呈现逐渐减少趋势,每年以平均 +0.12 D速度减少,8~9岁阶段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0.37 D),到达 12 岁时进入正视眼的屈光度数范围,15岁时约为+0.31 D。

需要强调的是,在儿童眼球发育过程中,视力和屈光度的发育是相互匹配的。如果远视储备在正常范围内,还应关注儿童的视力情况,如果视力低于正常年龄范围,应注意儿童是否患有弱视(表2)。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远视储备与近视发病率密切相关,一年级时的远视储备越小则近视眼发病率越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理想的远视储备应当在+1.50 D以上,因此我们应当把近视眼防控的“关口”前移到学龄前儿童。科学地获得并动态监测儿童眼远视储备,及时发现近视眼高危儿童,把他们作为防控的主体并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能够为达成降低学生近视眼发病率这一国家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hN_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