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郑州4月10日电(尚明桢)不论是网站还是微信朋友圈,充斥着关于肿瘤的各种“知识”,其中不乏耸人听闻、被广为流传的虚假信息。今天上午,河南省卫健委举行《2018河南省肿瘤年报》新闻发布会,来自河南省肿瘤医院的专家医师对肿瘤防治谣言一 一辟谣。
谣言一:已经抽了半辈子烟,要得肺癌早得了,现在没必要戒烟了
病种解读:2019年1月,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指出,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
在河南,肺癌位于我省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发病率为50.23/10万。死亡率为4005/10万。男性高于女性。
谣言真相:80%的肺癌病人是跟吸烟或者吸二手烟息息相关。
2013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文,据对美国20万余人的调查,吸烟者比从不吸烟者死亡率高3倍(与吸烟相关的肿瘤、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预期寿命短10年。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如果在35岁以前戒烟,还可以把这10年找补回来,55岁以前戒烟还可以找回来6年,由此看来,戒烟确实能够降低肺癌发生的几率。有明确证据表明,戒烟后肺癌发病的危险性逐年减少。
另外,吸烟也是其他些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比如胰腺癌、胃肠道恶性肿瘤以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也跟吸烟密切相关。所以,吸半辈子烟没有得肺癌,既不意味着以后不得肺癌,也不意味着不得其他肿瘤和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一句话:戒烟,什么时候都不晚!
谣言二:长期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
病种解读:乳腺癌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已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高发年龄在45岁-55岁之间,较欧美国家提前10年左右。
谣言真相:“女性长期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因大豆中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而雌激素偏高是乳腺癌高风险因素之一。”网络上疯传的这句话是没有道理的。实际上,多喝豆浆反而有利于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研究发现,异黄酮有类雌激素的作用,作为化学结构类似物与雌激素活性有关,显示抑制和协同的双向调节功效。通俗地讲,当雌激素不能满足常规生理活动时,异黄酮就会帮雌性激素。但是当雌性激素太多,对乳腺以及其它脏器带来不好的作用时,它又能对抗雌激素作用,从而达到预防乳腺癌的目的。
谣言三:没有胃部不舒服就不用做胃镜
病种解读: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在我国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第2位,而且约60%胃癌患者初诊即为中晚期,因此失去根治手术的机会,5年生存率仅为20%。在我省,胃癌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第2位。
谣言真相:胃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科学有效地防治胃癌,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是提高胃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其中,胃镜是唯一可以发现癌前病变,确诊早期胃癌的手段。因此,对于有罹患胃癌风险的高危人群,在成年后均需要每年检查胃镜1-2次,健康人群在45岁以后推荐每1-2年进行胃镜检查一次,如果发现有高危因素则需要增加检查的频次。
谣言四:长期便秘会导致肠癌
病种解读:2019年1月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其中结直肠癌的发病分别居男性、女性第四位和第三位,结直肠癌等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
谣言真相:人们时常在电视广告、宣传单看到,便秘会导致肠癌。猛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其实这是一一个不择不扣的谣言。2006年,日本科学家的一项大规模研究证明:每周大便2-3次的人群雅患结直肠癌的几率和每天大便12次无统计学差异,也就是说便秘与结直肠癌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便秘不会导致结直肠癌。
谣言五:长期吃加碘盐会引起甲状腺癌
病种解读:据2018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2015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5.94/10万,死亡率为0.83/10万。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9位,死亡率未进前十。
谣言真相:近年来,一些民众谈“碘”色变。其实,碘是十足的“两面派”,吃少了、补多了,都可能影响甲状腺健康。临床研究发现,摄入点碘过量、超足量,曾使甲亢发病率一过性增加,使亚临床甲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加。但是,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任何研究明确支持甲状腺癌的发生与碘摄入有关。
谣言六:经常憋尿,会导致膀胱癌
病种解读:膀胱癌是指发生于膀胱黏膜的恶性肿瘤。它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省,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9位,女性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未进前10位。
谣言真相:膀胱癌的病因复杂,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因素是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为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为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约20%的膀胱癌是由职业因素引起的。目前的医学证据表明,憋尿不会增加膀胱癌的发病率。但是,憋尿的危害仍不容忽视!
谣言七:HPV疫苗可以百分百预防官颈癌
病种解读:在河南省,子宫颈恶性肿瘤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7位和第9位。
谣言真相:必须郑重指出:注射HPV疫苗的女性,不能100%阻止HPV相关疾病的发生,尤其不能完全阻止宫颈癌等相关性癌的发生。
大家都知道,HPV是引起宫颈癌的元凶,它的学名是人乳头状瘤病毒,人类认知的HPV有200余种亚型,医院常规检测的有38种左右,其中高危亚型有14种,可疑高危5种,低危亚型19种。
目前在中国上市的有2价、4价和9价疫苗,分别包含了2种、4种和9种HPV亚型,而并非能够预防所有HPV亚型的感染,只能够预防人群中常见亚型中8090%的感染。
谣言八:肿瘤患者接受过放射治疗后会把辐射带回家,影响家人健康
关于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利用射线对肿瘤进行照射从而杀死肿瘤或抑制肿瘤生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49%的癌症靠手术治愈,40%的癌症要靠放疗治愈,11%的癌症靠化疗治愈。
谣言真相:常用的放疗技术有外照射和内照射,分别也叫远距离照射和近距离照射。治疗结束后医生就会把放射源取出,患者体内就不再有射线。而粒子植入、同位素内照射的病人,因为放射源留存在体内,会带有辐射,辐射量较大时医生会让病人在隔离病房住上一段时间,待放射源衰减至对周围无害时才可出院回家。
因此,患者放疗后不会把辐射带回家,更不会影响到家人健康。
谣言九:噎馒头能自测食管癌
病种解读: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谣言真相:噎馒头自测食管癌是靠不住的,更无法及时发现食管癌。
首先,如果吃馒头噎住了,可能是食管本身疾病造成的,也可能是食管外病变压迫食管造成的。第二,早期食管癌患者大多数没有“噎馒头”的感觉,常见的特殊感觉有食道“异物感”和胸骨后“疼痛感”。第三,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会出现“噎馒头”的症状,更有甚者连水都喝不下去,这往往提示食管癌导致的食管狭窄已经非常严重。
谣言十:喝高档酒、喝药酒保肝,还能预防肝癌
病种解读:肝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一类疾病。在我省,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4位。
谣言真相:不论低档酒、高档酒,还是药酒,其本质都是酒精,酒精摄入人体会加重肝脏负担,尤其是对已有慢性肝病的人群。所以说,就算高档酒或药酒真的含有所谓的“保肝成分”,只要还有酒精存在,就依然可能诱发肝癌。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为预防和减少可避免性视力障碍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实际行动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携手爱心...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图片来自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官网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飞播造林40周年。记者从河南省林业部门获...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张晟远同学所写的作文。优美的下课铃声响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样,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了。可是老师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县,锡纳朋火山喷出大量火山灰。锡纳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卡罗县,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6月10日无人机拍摄)。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亮相江苏省南...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
2019-06-11 10:23:34
-
【豫新出彩 新阶层说】张琴:企业活下去 责任担起来 新阶层贡献新力量
2022-07-01 10:17:27
-
“管家式服务”成廊坊临空经济区金字招牌 率先打造国际航空商贸物流港
2022-07-01 10:13:05
-
福州启动“好年华,聚福州”引才活动 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
2022-07-01 10:11:27
-
环球速看:一线教师说|我所亲历的国际中文教学之路
2022-07-01 09:50:52
-
看热讯: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我的第二故乡厦门
2022-07-01 09:41:26
-
视点!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支持民企债券融资 专家预计全年民企信用债发行或超6000亿元
2022-07-01 09:41:12
-
天天视讯!海外学子说|在捷克留学是什么体验
2022-07-01 09:44:48
-
马尾画好宜居宜业“工笔画” 在完善大交通网体系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2022-07-01 10:09:40
-
世界微动态丨中外研究团队首次精确揭示北京雨燕迁徙规律
2022-07-01 09:57:38
-
世界微动态丨安全教育到身边平安快乐迎暑假
2022-07-01 09:56:08
-
天天资讯:王天定:难忘人生这一站
2022-07-01 09:52:14
-
环球热讯:党群齐上阵 山村处处新
2022-07-01 09:40:29
-
每日消息!雨水箅子缺失 市民担心有安全隐患
2022-07-01 09:53:30
-
环球即时看!“肖本琴”寻亲——一张地市报掀起的新闻大浪潮
2022-07-01 09:39:45
-
环球关注: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政府债务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会召开
2022-07-01 09:47:26
-
环球关注:洛阳市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2022-07-01 09:51:44
-
今日快讯:盯数据 盯执法 盯问题
2022-07-01 09:56:43
-
天天快消息!洛轴生产基地落户宜阳
2022-07-01 09:46:33
-
环球简讯:洛阳“市树”拟确定为国槐和法桐
2022-07-01 10:03:10
-
环球微动态丨烈日下奔波的“赶路人”
2022-07-01 10:02:45
-
即时焦点:市领导到山阳区调研工作
2022-07-01 09:40:53
-
当前速递!我市印发《关于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意见》
2022-07-01 09:47:13
-
环球快讯:三门峡日报小记者新闻采访课开讲
2022-07-01 09:55:16
-
速递!7月登场了 雨水来报到
2022-07-01 09:47:28
-
全球观察:我市举行“五星”支部创建村社干部大比武总决赛
2022-07-01 09:51:53
-
环球讯息:建设企业服务基地 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2-07-01 09:54:59
-
全球热推荐:濮阳市首批三十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集中投入使用
2022-07-01 09:47:16
-
【世界时快讯】研究表明“气味相投”更易成为朋友
2022-07-01 09:44:51
-
热消息:房地产“松绑”下的强二线城市:多位中介称客流明显回暖
2022-07-01 10:01:14
-
观天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今起正式施行 有效督促网络平台知识产权协同监管
2022-07-01 09: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