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光眼防治周来临,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正悄悄袭击年轻人
28岁小伙患上青光眼,满世界求医
暗环境中疲劳用眼,乱滴眼药水千万做不得
温州28岁的小吕(化名)去年初辞了工作,一年多来满世界跑,去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一年花了几十万元。
按他的话说,自己不是潇洒地周游世界,而是被青光眼“逼”的,是去求医的,太担心迟早有一天会瞎掉。
浙二眼科中心青光眼科主任王凯军教授对小吕印象深刻。他说,小吕有明显的焦虑症,看病时很紧张,手不停地抖,额头一直流汗,要想很久才能答上一句话,黑眼圈也很重。
王凯军教授说,从门诊来看,十个人中将近一半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中不少人为此吃不下、睡不好甚至辞掉工作。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1000多万青光眼患者。青光眼也是世界排名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在如今确诊的患者中,有近3/4的人在初诊时就已经处于病情中晚期。
在世界青光眼防治周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来认识青光眼,以及如何做到早诊早治。
花光所有积蓄
到世界各地求医
原先,小吕在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年收入不错,从他的手机照片可以看出,以前是个壮实的小伙子,然而一年来,他一下子瘦了二十多斤。
焦虑是起源于一个小细节。
小吕在公司附近租了个loft公寓,卧室在二楼,一天晚上回家,他把家里两层楼的灯都打开。突然,他发现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灯光,只有三个方向看着是亮的,朝上方向是暗的。
他觉得很奇怪,在手机上搜索了一下,提示是视野缺损的表现,很有可能得了青光眼。“一晚上没睡觉,在那滑手机,真是太吓人!网上说法很多,有的说发病会比生孩子还痛,用头砸墙,有的说青光眼从确诊到最后瞎掉,只过了几个月。”
辗转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小吕急匆匆地找到王凯军教授,经检查,确诊为开角型青光眼,属于中期,视野部分缺损,眼压略高,另外无其他症状,治疗关键是控制病情进展。
一听到是青光眼,小吕愣了几分钟,再也没说话,安静地走出了诊室。等到他第二次来找王凯军教授,已经是一年以后,他带来了厚厚一袋病历和检查报告。
小吕说,后来他先去了上海、北京、广州,之后把工作辞掉了,又去了国外求医,花光了几年来的所有积蓄,换来医生们的同一句话,这病治不好,重点是控制。
“患者经常性失眠,目前已经在吃抗焦虑的药,他反复和我确认,是不是控制得好以后就不会瞎。”王凯军教授说。
王凯军教授说,青光眼发病诱因很多,拿小吕的开角型青光眼来说,包括遗传、情绪波动、熬夜,也和平时过度用眼、乱滴眼药水有关。
“会不会瞎是造成患者焦虑的主要原因,其实,并不是所有青光眼都致盲。”他指出,患者对青光眼的态度呈现“一老一少两个极端”。年轻人防范意识很强,但太焦虑,还没治疗就先被吓死了。老年人又不够重视,拖着不手术,错过治疗最佳时机。
昨天门诊来了一位七旬大爷,原本定于年前手术,但他觉得要过年了做手术不好,就一直拖着,等这次来,左眼只有一点光亮,即便手术效果也不理想。
在治疗上,慢性闭角型、开角型这两种青光眼比较棘手,因为初期无症状,也不会痛,等发现了往往是晚期。“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控制好眼压,通过激光手术提前预防,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王凯军教授说。
在强光和暗环境中
不要玩手机看电视
世界青光眼日防治周主题是“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重点强调早发现、早预防。王凯军教授说,视神经受损是青光眼最显著的危害,通过视神经的检查,也能尽早发现青光眼。
王凯军教授说,如今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引入,拍一张眼底照,系统就能很快评估出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诊断准确率超过80%,未来广泛推广开来的话,更有助于青光眼的早防早治。
另外,在预防方面,专家还有三点建议。
1.40岁前,每两年进行眼睛体检,包括眼压测量和眼底检查。40岁后,每年做一次眼科检查。
2.出现以下症状及时就医:眼胀痛,触摸感觉像石头,看灯光有彩虹,看实物像隔了一层磨砂玻璃,或者视野缩小,比如遛狗往前看,看不到脚下的狗。
3.不要在强光下和黑暗环境里玩手机、看电视,不要用眼疲劳。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为预防和减少可避免性视力障碍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实际行动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携手爱心...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图片来自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官网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飞播造林40周年。记者从河南省林业部门获...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张晟远同学所写的作文。优美的下课铃声响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样,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了。可是老师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县,锡纳朋火山喷出大量火山灰。锡纳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卡罗县,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6月10日无人机拍摄)。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亮相江苏省南...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
2019-06-11 10:23:34
-
【豫新出彩 新阶层说】张琴:企业活下去 责任担起来 新阶层贡献新力量
2022-07-01 10:17:27
-
“管家式服务”成廊坊临空经济区金字招牌 率先打造国际航空商贸物流港
2022-07-01 10:13:05
-
福州启动“好年华,聚福州”引才活动 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
2022-07-01 10:11:27
-
环球速看:一线教师说|我所亲历的国际中文教学之路
2022-07-01 09:50:52
-
看热讯: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我的第二故乡厦门
2022-07-01 09:41:26
-
视点!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支持民企债券融资 专家预计全年民企信用债发行或超6000亿元
2022-07-01 09:41:12
-
天天视讯!海外学子说|在捷克留学是什么体验
2022-07-01 09:44:48
-
马尾画好宜居宜业“工笔画” 在完善大交通网体系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2022-07-01 10:09:40
-
世界微动态丨中外研究团队首次精确揭示北京雨燕迁徙规律
2022-07-01 09:57:38
-
世界微动态丨安全教育到身边平安快乐迎暑假
2022-07-01 09:56:08
-
天天资讯:王天定:难忘人生这一站
2022-07-01 09:52:14
-
环球热讯:党群齐上阵 山村处处新
2022-07-01 09:40:29
-
每日消息!雨水箅子缺失 市民担心有安全隐患
2022-07-01 09:53:30
-
环球即时看!“肖本琴”寻亲——一张地市报掀起的新闻大浪潮
2022-07-01 09:39:45
-
环球关注: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政府债务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会召开
2022-07-01 09:47:26
-
环球关注:洛阳市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2022-07-01 09:51:44
-
今日快讯:盯数据 盯执法 盯问题
2022-07-01 09:56:43
-
天天快消息!洛轴生产基地落户宜阳
2022-07-01 09:46:33
-
环球简讯:洛阳“市树”拟确定为国槐和法桐
2022-07-01 10:03:10
-
环球微动态丨烈日下奔波的“赶路人”
2022-07-01 10:02:45
-
即时焦点:市领导到山阳区调研工作
2022-07-01 09:40:53
-
当前速递!我市印发《关于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意见》
2022-07-01 09:47:13
-
环球快讯:三门峡日报小记者新闻采访课开讲
2022-07-01 09:55:16
-
速递!7月登场了 雨水来报到
2022-07-01 09:47:28
-
全球观察:我市举行“五星”支部创建村社干部大比武总决赛
2022-07-01 09:51:53
-
环球讯息:建设企业服务基地 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2-07-01 09:54:59
-
全球热推荐:濮阳市首批三十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集中投入使用
2022-07-01 09:47:16
-
【世界时快讯】研究表明“气味相投”更易成为朋友
2022-07-01 09:44:51
-
热消息:房地产“松绑”下的强二线城市:多位中介称客流明显回暖
2022-07-01 10:01:14
-
观天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今起正式施行 有效督促网络平台知识产权协同监管
2022-07-01 09:52:06